傅高义
发布时间:2012-09-30 04:58:14

获奖人介绍:
傅高义(Ezra F. Vogel),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学习中文和历史。20世纪70年代始,傅高义对中国广东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考察和研究。撰有《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广东:一个省会的规划和政治(1949-1968年)》。《领先一步:改革开放的广东》并应广东省政府邀请,进行7个月实地考察研究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美国的右翼人士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主张采取对华“遏制政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傅高义主编了《与中国共存: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一书,对主张全面对抗中国的思想进行了有根有据的驳斥,主张中美应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保持全面合作,美国应该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1年,傅高义花了十年时间完成他的历史性著作《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该书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莱昂内尔?盖尔伯奖。傅高义长期从事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1972年他作为费正清的继任人,成为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1998年被选入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是长期以来一直受中国政府和学界十分重视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
获奖感言:

半个世纪以来,我致力于了解中国与提高西方群众对中国的了解。如今,努力得到承认,我深感荣幸。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筹办的论坛上获奖,更是一份特别的荣耀。上海社科院在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进步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哈佛大学观察美国政府的动向时,我们感到自己比华盛顿特区的学者们多了一个旁观者清的位置优势。首都的学者们往往更直接地去呼应政府的情绪。我觉得上海社会科学院地处首都之外,也因此在思想上获得了一种有益的距离。

上世纪60年代,我开始从外部研究中国。当时,我强烈地希望,某一天,我能够从中国内部来观察中国。70年代时,梦想终于成真。我记得,随着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科学家们启动学术交流,我于80年代数次访问了上海社科院。贵院张仲礼院长的领导让我印象非常深刻。50年代,张院长放弃了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前程似锦的事业,华盛顿大学是美国一流的亚洲研究中心之一。张院长归国后,协助上海社科院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

随着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不仅美国人研究美国社会,其他国家学者也研究美国,并带来了不同的视角,我们从中获益良多。同样,中国学者研究中国社会,我们也希望他们也能从外国学者对中国的研究中获得启发。我在退休后,花了十年时间研究邓小平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各界承认我努力向西方解释中国,我也客观上介入了中国国内的有关讨论,这让我深受感动。我将与中国学者一起进一步理解邓小平时代,并研究邓小平时代如何改变了中国。不亦乐乎!

(梅俊杰译,傅高义教授本人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