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演讲】王荣华:“和合共生”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追求
发布时间:2012-07-16 01:48:15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金秋美好时节,来自海内外的旧友新朋又一次相会在“中国学论坛”。作为这个论坛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倍感亲切,也感慨至深。

世界中国学论坛举办至今,走过了七年,经历了四届。令人最感欣慰的是,在各位学界同行朋友的祝福和支持下,中国学论坛的举办,一届留下一个脚印,一届跨上一个台阶。今天中国学论坛已经成为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要品牌,也成为全球学界同行交流研究的重要平台。在此,我谨向各位同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学四届论坛,共有一个主题:“和”字。第一届主题是“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多样性;第二届主题是“和谐、和平”,探究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第三届主题是“和衷共济”,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本届主题是“和合共生: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之道”。本届主题与前三届既一脉相承,又内涵递进升华。

我们之所以选择“和”字作为四届论坛的共同主题,既是因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因为“和”也代表了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对人类命运的共同价值追求。最近中国国内的一次媒体调查中,“和”字获得了最多的投票。这说明我们将“和”作为四届论坛的主题词具有深厚的民意根基。

我们对本次论坛主题“和合共生”进行了文献考证,发现“和合”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且数千年来信守不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的祖先就已在使用“和、合”二字。而“和合”联用,则出自两千年前的《国语》、《管子》和《墨子》等典籍。在《周易》、《太平经》等经典文献中,对“和合共生”理念都有深邃的阐释。在中国文献中,“和”指和谐、和睦、和平,“合”指融合、结合、联合、合作。中国的先哲们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们认为,不同事物在差异中相互协调并进,才能万物繁茂生长。相反如果只有同类事物聚合,排斥他类,就会窒息生机,难以创新。他们进一步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也就是要在“不同”之中求“和”;先有“和”,而后才能“合”。由此得出,“共生”以“和合”为前提,即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互利竞争,达到共同发展。

中国人进一步将“和合共生”理念扩展到社会生活和治国平天下的行动之中,特别强调,家庭和合,则兴旺发达;国家和合,则国强民富;世界和合,则天下太平。反之,家庭不相和合,则鸡犬不宁;国家不相和合,则国乱民穷;世界不相和合,则天下大乱。

各位朋友如果有机会游览苏州寒山寺,可以看到寺院中供奉着两尊神像,一座是“和”神,一座是“合”神。“和合”二神主事人间婚姻,各方百姓纷纷前来朝拜二神,以求得家庭美满、生活幸福。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睦,同样重视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共生”文化也铸造了中华五千年光耀璀璨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正是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汇聚了56个民族,组成了和睦、永固的民族大家庭,造就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历数千年而不坠的伟大中华文明。

进入近代和现代以来,中国思想界依然坚守着博大精深的“和合共生”文化,同时又赋予“和合共生”以新的诠释,使之具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认为,各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美,珍惜和守护这种美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不同文化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和吸收对方的长处,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生,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可以说,“美美与共”是“和合共生”的又一种表述。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古老的中华大地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设和谐社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不久又倡导要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为此,必须兼顾不同区域和群体利益,消除社会群体间的鸿沟,在继续创造和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更加注重共同富裕,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人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建设上,中国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学术研究领域,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鼓励探索,支持创新,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中国在经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虽有阵痛,但没有出现危机,没有陷入“增长陷阱”,始终保持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我想,深层的文化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始终恪守着“和合共生”理念,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化解矛盾冲突独具魅力的智慧,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秘诀”,也是可以和各国共同分享的中国“经验”。

刚刚落下帷幕的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把“成功、精彩、难忘”的中国承诺定格为世界的永恒记忆。在过去的184天中,来自全球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和海内外7000多万游客欢聚浦江两岸,共享了这个荟萃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盛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下,绚丽斑斓、创意叠现的展示和活动,表达了全世界对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的内心和谐的共同愿望。上海世博高峰论坛发布的《上海宣言》,把“和谐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表达了城市时代全球公众对和谐美好城市生活的共同愿景。所以,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上海世博会和谐办会、合作办会,堪称是“和合共生”的成功案例。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人民对“和合共生”文化理念最集中、最生动、最精彩的演绎,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和这个时代的一份厚礼。

我们始终相信,“和合共生”理念具有超越时间的恒久性和超越空间的普遍性,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追求。这是因为:

“和合共生”在当代世界的要义之一,就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必须尊重由于传统、自然条件和现实国情等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文化价值和现代化道路选择。我们必须承认,世界的文明进步是各种文明各自发展而又相互合作的结晶。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没有法国的启蒙思想、德国的哲学、日本的企业管理、美国的现代科技,没有战后遍及亚洲、非洲、拉美的反殖民运动和南南合作,今天的世界将依然处在愚昧、野蛮和暴力之中。所以世界的文明进步有赖于各种文明“和合共生”、共同滋养。

“和合共生”在当代世界的要义之二,就是平等、互助与合作。今天,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科技已经把地球缩小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再是诗人的梦想。今天世界各国面临的贫困问题、和平问题、贸易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反恐问题,以及控制毒品问题、文化冲突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个国家孤军奋战就能解决。各国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是唯一的制胜共赢之道。然而,我们看到,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和鸿沟,把这个世界割裂成各种集团和板块。这个世界的空间距离缩短了,但是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依然非常遥远,“比邻”依然如同“天涯”,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依然是一个布满围墙和冲突四起的世界。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把“比邻若天涯”变为“天涯若比邻”,用“和合共生”的共同信仰来守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明确提出“文化间的对话是和平的最佳保证”。在此次《上海宣言》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文化间交流与互动”、“尊重文化传统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封闭观念、冷战思维和霸权意识,以对话代替对抗,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与冲突,彼此尊重各方的核心利益,共同用真诚和智慧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和合共生”在当代世界的要义之三,就是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据专家统计,按照1998年石油探明储量与产量数字,人类还可开采石油40多年。 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现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将面临因失去血液而瘫痪的危险。我们同时还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环境等问题。这就迫使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对自然资源要“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同时还要优化生态环境,推广可再生能源,倡导资源节约,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人与环境“和合共生”的生态文明。这里,“和合共生”既是“治道”,也是“天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财富和发展空间。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和合”与“共生”是互为前提的。有“和合”才有“共生”。同样,有“共生”才会有“和合”。共存是规律,是普遍现象。而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达到“和合”。我想,深入探讨“和合共生”的理念及其在当今世界的普遍意义,不可能通过一次论坛就能穷尽其意境。但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学研究的魅力所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是,中国学论坛在上海,而中国学研究在中国,也在世界。我衷心期盼,来自全球的同行们通过中国学论坛这个平台,继续深化研究,并且让全世界更多的朋友分享我们的智慧,呼应我们对世界和人类最美好的愿景。

最后再一次衷心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