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分会】王 燕:北美中国妇女史研究主流化过程及其后续
发布时间:2013-03-22 02:21:01

自美国民权运动以来,美国女大学生在参与民权运动、关注贫民窟和反越战运动中逐渐发现了自己身为‚女性?的种种束缚和障碍。她们利用她们在运动中获得的经验和逐渐觉醒的性别理念开始了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波高潮。此后,由于琼〃凯莉以及葛达〃勒纳等人的推动,妇女研究开始在史学领域率先出现。

很快,海外中国史研究的学者们也注意到了妇女史研究在中国史领域中的可能性。1980年代开始,一批受过良好经典史学培训的女学者如伊沛霞、费侠莉、曼素恩、贺萧、韩起澜等转向中国妇女史研究。在这个陌生而又荆棘丛生的领域里,从边缘一步一步走向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从缺乏材料,到自己发现材料;从没有现成的课程,到自己编写教案;从没有学术组织,到学者之间互相的扶持和团结;从被评审冷落,到互相鼓励、批评,再到直接参与评审。从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她们经历了中国妇女史研究在美国中国学界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阶段,形成了以她们的母校‚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一群妇女研究学者。

在这个过程中,这群开创者还通过和其它史学领域,如美国史、欧洲史、中亚史、印度史、拉丁美洲史的女学者的积极互动,把妇女史研究在学院和研究机构中制度化。各大高校多开设‚妇女研究?中心,颁发学位,吸引全校各种不同背景的学者和学生参与其中。更多的是在历史系里,组织各领域的女学者开设‚妇女史和性别史?的辅修专业。尽可能整合所有的研究力量,在历史领域内部,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研究态势。

中国妇女史研究还注重从北美理论学术界吸收理论营养,提高自己的研究高度。对90年代Joan Scott提出的‚社会性别?理论,中国妇女史学界予以重视,并且予以实践。把‚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研究范畴,而非一种区分两性的意识形态,臵入了具体研究之中。目前,‚性别?已经和‚阶级?、‚种族?、‚族群?、‚年龄?等等范畴一起,成为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度,真正进入了历史研究的主流。中国妇女史研究也在中国史领域成为显学之一。

但是,进入主流之后,‚性别?反而不再成为妇女史研究的唯一核心概念。可以说,它逐渐消融在这多元化的史学领域内。未来的中国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会何去何从?是否会从全球化、跨文化的主题中汲取新的养分?还是维持现状,仅仅成为一个分析的视角?值得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