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网|中外学者聚焦世界中国学论坛(图)
发布时间:2015-11-21 11:07:19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描绘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将为我国改革开放注入新的动力,也将为世界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以“十三五”规划的阐释为2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开篇。

 

 
230名学者热议中国
 
  作为占世界GDP总量将近13%,贡献度超过美国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在中国不断放眼全球的同时,各国也聚焦中国,从经济到民生,研究中国的方方面面,且学界对此热度一直有增无减,相关研究被统称为中国学(China Studies)。
 
  从2004年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携手,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学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改革,世界机遇”,邀请230多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领域、学科的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改革进程。
 
  承办方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次会议规模和学者嘉宾“阵容堪称庞大”,共同聚焦包括经济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社会结构,生态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和国际秩序在内的多个和中国相关的热门领域。
 
中美关系成热门
 
  此次论坛还向四位中国学专家颁发了贡献奖,其中就包括多年研究中美关系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蓝普顿(David Lampton)。
 
  “中美要对两国关系进行有效管理。”蓝普顿强调了自己对于中美关系演进的三个想法,首先,两国关系改变需要双方迈出关键一步,正在崛起中的大国需要在现有秩序中得到空间。其次,两国领导人需要在国际纠纷间维持平衡,在对外承诺和本国需求之间维持平衡。第三,中美关系不仅存在于精英阶层和政府之间,还要强化社会层面(Society to society)的往来交流。
 
  在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外交家卜励德(Nicholas Platt)眼中,蓝普顿已经是自己的多年故友。在回忆录中把自己称为“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的卜励德虽年近八旬但思维敏捷,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美关系现在最有希望取得进展的方面是两国的民间交流,包括贸易,旅游,文化产业交流,这样的民间交流如压舱石一样保持中美关系平稳航行。”
 
  上世纪70年代初,年轻的卜励德曾是尼克松里程碑式的访华之旅中的一名代表团成员,也曾出任美国设立驻华联络处政治部主任。而对于现在的中美年轻人,卜励德认为他们正在积蓄着更多的能量。
 
  “我们能感受到,现在20岁、30岁的年轻一代,很多人勇于创业,现在可能还是一家小公司,但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培养成大企业,从这个角度说,中美年轻的创业家也是推动中美交流的重要因素,”卜励德向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记者表示。
 
改革和经济新常态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绕不开改革所提供的驱动力。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教授认为,自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正在急剧减弱,而中国通过改革实现了崛起并全面加入了全球治理体系,继而提升了它在世界的影响力。
 
  但是,他也认为,如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一旦长时间地持续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在这个时候,西部开发和“一带一路”正是绝佳机会。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同样是与会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的增长潜力在7%以上,我们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在7%左右,维持在6.6%到7.4%的范围。”
 

  胡鞍钢称:“这次的经济增长周期是从2001年左右开始进入上行期,刚好赶上"十五",到了2007年达到高峰,而后开始下降,这次经济周期比任何一次的时间都长,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已经达到低谷点了,"十三五"开始会进入经济周期的上行期。”

 

  来源:第一次财经网  2015-11-20